在路上的西部之旅
凌晨十二点半,在距国境线五六十公里的浩瀚戈壁滩上,等待着出状况的后车,全车人已睡去,百里之内渺无人烟,连一辆路过的车都没有,只有双闪灯的嗒嗒声作伴。月色洒在车里,寂静流淌在心里,把头探出窗外,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,和另一侧的繁星,众人皆睡我独醒,这种经历一生可能只有一次。正好,可以为此次西部之行做一总结。
第一次的西部之旅,经行7省,行程 4000公里,目的地为青海湖、敦煌、额济纳,中途领略了祁连山的大美风光。撇开领队的辛苦,在车前领略到的风景和感受,非车后的人所能感受,在此只想谈谈自己的感受。
远离城市的烦躁与污染,呼吸着西部的纯净空气,欣赏着沿途一目千里的壮阔景色,单调却又纯粹。西部之旅总体的感觉是纯粹、清净、壮阔。人生或许本该如此,纯粹、清净的生活,由此而壮阔。
正如第一站青海湖畔落脚的在路上驿站,七天行程大半在路上,但是对于沿途处处皆风景的西部,有时在路上的感觉甚于在景区的喧嚣,尽管西部的景区已经算是清净。
雪山环绕的青海湖壮美又秀气,柔中带刚。白天气温舒适,骑行在湖畔,感受着高原特有的宁静,右侧是暗灰色的湖水,左侧是银装素裹的金色高山,阳光洒在山上,有着金镶玉的错觉。偶尔的一片油菜花地,给人以江南的感觉。在这里,眼睛看的更远,听觉变的灵敏,思维变的缓慢,思想变的纯粹。这种状态,如果非为生活所迫,必是人皆向往。

第二站的敦煌,更多的感觉是来自于艺术的震撼。熙熙攘攘的人群,听着半懂非懂的解说,估计很多人只是慕名而来。想比较而言,我更想探寻在另一侧那些清修人的洞穴。左侧的壁画,表面是艺术瑰宝,很多实为彰显皇族或家族的功德,尽管从另一个方面传承了艺术。但左侧的洞穴则是那个时代信仰的体现。在浩瀚的戈壁上,流淌着艺术和信仰。左侧繁华,右侧纯粹。


第三站的额济纳,让人感受着大自然的震撼。一样的黄色,不一样的感受,三千年的胡杨林给人的是那种浓密而又纯粹的感觉,茫茫戈壁之上,倔强而又自然,蓝天下的黄色,代表的是一种在恶劣环境下的恣意生长,树尚且如此,人又有何不能。


在三站之外的路途上,祁连山的风景最让人印象深刻。在山下还是艳阳高照,山顶已是满天飞雪、烟雾缭绕。一天之内历经春夏秋冬,看着百里之外群山之上,白雪覆盖群山,想着人的一生也是如此,经历冷暖起落,是为自然规律。
七天的行程,一半在路上,沿途的美景,未必有停下仔细欣赏的机会。到达目的地,喧嚣热闹,又无在沿途时看风景的心态。自然、纯粹、壮阔的西部景色,恰恰是人从内而外追求完美人生的旅途。
(后车已解除状况,重新启程。7号凌晨内蒙古戈壁滩上)。